吳懷晨在第Ⅲ章中花了不少篇幅演繹許立志(以及與他一樣的被傷害的無助工人們)的飄零與憂傷,第27帖寫的是已死明心的絕志: 顫巍巍的雙手 我遞出 和世界互握 黑洞龐然之憂傷 將我吸入那一剎 世界與我 飛旋了起來 「時間本是沒有深度的漩渦, 務要 保持瞳仁的平靜。
一向為台灣發聲的駐德台灣官方代表謝志偉大使,在當德國媒體要訪問他的回應時,他也暫時避不作答。因為德國近年來經濟尚為平穩,因此近年來的大選,德國極右派勢力雖有持續增加,但也不至於成為人民的想望。

這樣親中的立場,是給德國官方難看,使得一般德國人民為他們政府感到丟臉、可恥,而對台灣而言卻是毫髮無損,頂多只是感到費解。只是,現今世界上美國與英國都對中國隱瞞疫情,要和中國算帳,將來預將公審中國。對外稱是為了防疫之故,所以不宜有過多的人出現。另外,中國允諾賣給德國足夠的防護物資,並容許德國檢驗驗收,這些救命的物資依賴中國,這更是不能輕忽的理由。德國政府懼怕的極右派勢力 當然德國產業的巨大收入來自中國,這是背後大家都清楚的硬道理。
」就這樣,台灣成了德國官方說不出口的「其他國家」。倒是此時,德國人民應該警惕的,應是德國經濟被中國掐住脖子的力道有多重,而非僅是感不感謝台灣的問題。此外,一般性的門市也全面改用一次性拋棄式餐具,原本提供給內用顧客的馬克杯和不銹鋼餐具,都改為紙杯與塑膠刀叉。
花蓮縣廢管科表示,花蓮因為是觀光立縣,有大量觀光客湧入,考量重複使用餐具如沒洗乾淨可能造成疾病的傳染,加上一般性餐具如果擺在檯面或位子上會有機會被飛沫噴到傳染病菌。」她認為禁止使用環保杯的規定,並不偏執。不過國內便利商店7-11、全家則表示,目前仍可以讓顧客使用自帶杯,店員在製作咖啡前會消毒清潔雙手,至於後續是否將禁用自帶杯,則會視疫情狀況評估。不過,台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科長林鈺惠認為,列管業者如要求暫時允許提供一次性餐具,將會要求說明具體理由,是什麼原因無法保持餐具乾淨?目前遞交申請的量販店並未能提出具體理由。
不過,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教授Sally Bloomfield認為,在新型冠狀病毒存在感染風險時,衛生工作應比環境問題更為重要。如果我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來減慢傳播速度,我們應該這樣做。

Photo Credit: Vincent Huang@Flickr CC BY SA 2.0目前無確診案例的花蓮縣,全縣已統一放寬使用一次性免洗餐具。為了降低風險,同意百貨、量販店、購物中心於一定期間內暫時提供非塑膠類免洗餐具,並報請環保署備查,但基於學校和政府為垃圾源頭做楷模,目前是情況還沒有放寬。總部位在美國的連鎖咖啡星巴克,為了防疫,不只取消了美國和加拿大門市的內用服務,改以外送與外帶的方式,更於今年3月4日宣布,將暫停提供客人自備環保杯的服務,若消費者自帶環保杯前來,仍可享有以往的價格優惠給予10美分硬幣的折扣(約台幣0.3元),但飲料將以紙杯供應。應該告訴民眾,如果要避免傳染,最好的還是自備餐具,免洗餐具並沒有辦法完全避免傳染,讓民眾和商家有這樣的認知。
如何從「限用」到「禁用」:2020年起「內用」不提供吸管、免洗餐具根據環保署統計,3月15日至4月15日的1個月間,已有377家業者申請暫時恢復使用免洗餐具,包括好市多、大潤發、愛買、家樂福、宜家家居、特力屋等13家量販店都提出申請,另外也有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17家)、公部門(194家)和學校(153家)也要求暫時同意使用一次性餐具。謝和霖說,向環保署申請恢復使用免洗餐具是暫時性的,疫情過後還是會受到管制,認為環保署不應讓業者免除於管制。針對改用免洗餐具是不是比較好?林鈺惠說,沒有強力證據能證明哪個比較好,業者把清洗設備把餐具運送到消費者,跟免洗餐具從生產完到運送到消費者手中的距離,反而是比較短的。而台灣連鎖咖啡店路易莎則表示,外帶環保杯可以繼續使用,內用也還是會提供內用杯,路易莎從3月中開始鼓勵外帶,是否跟進星巴克的政策則表示將依循國內相關規定。
因應「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各國不斷祭出新的因應措施,但疫情當前,可能打亂了原來的生活習慣,也讓環保與防疫間,產生了新的矛盾不過國內便利商店7-11、全家則表示,目前仍可以讓顧客使用自帶杯,店員在製作咖啡前會消毒清潔雙手,至於後續是否將禁用自帶杯,則會視疫情狀況評估。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在不鏽鋼表面上能停留的時間為48小時,不過在塑膠表面上停留的時間,可高達72小時。應該告訴民眾,如果要避免傳染,最好的還是自備餐具,免洗餐具並沒有辦法完全避免傳染,讓民眾和商家有這樣的認知。
環保遇上防疫,孰輕孰重?此外因應疫情,台灣環保署也於今年4月中宣布,將開放列管業者申請暫時提供一次性免洗餐具。謝和霖表示,新冠肺炎病毒主要是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染,可重複清洗的餐具和免洗餐具一樣,餐廳人員都可能會接觸到,重點是可重複清洗的餐具應該要消毒,這樣的傳染途徑無法透過改用免洗餐具來預防。而台灣連鎖咖啡店路易莎則表示,外帶環保杯可以繼續使用,內用也還是會提供內用杯,路易莎從3月中開始鼓勵外帶,是否跟進星巴克的政策則表示將依循國內相關規定。如何從「限用」到「禁用」:2020年起「內用」不提供吸管、免洗餐具根據環保署統計,3月15日至4月15日的1個月間,已有377家業者申請暫時恢復使用免洗餐具,包括好市多、大潤發、愛買、家樂福、宜家家居、特力屋等13家量販店都提出申請,另外也有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17家)、公部門(194家)和學校(153家)也要求暫時同意使用一次性餐具。為了降低風險,同意百貨、量販店、購物中心於一定期間內暫時提供非塑膠類免洗餐具,並報請環保署備查,但基於學校和政府為垃圾源頭做楷模,目前是情況還沒有放寬。不過,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教授Sally Bloomfield認為,在新型冠狀病毒存在感染風險時,衛生工作應比環境問題更為重要。
林鈺惠表示,其實沒有疫情之前,業者清洗餐具也必須符合衛福部〈餐具清洗良好作業指引〉標準,保障消費者健康,不是說因為疫情才要開始把關餐具清潔度。長期關注台灣資源回收的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則表示,用免洗餐具因應疫情,效果恐怕不彰。
美國《連線》(Wired)報導指出,新產品通常帶有「乾淨」的光環,而可重複使用、或是二手的物品,則常被視為是不衛生的,但美國回收商TerraCycle創辦人Tom Szaky表示,「沒有任何一種一次性包裝是無菌的」,除非產品被明確標記為無菌,否則一定程度的細菌污染都是不可避免的。此外,一般性的門市也全面改用一次性拋棄式餐具,原本提供給內用顧客的馬克杯和不銹鋼餐具,都改為紙杯與塑膠刀叉。
總部位在美國的連鎖咖啡星巴克,為了防疫,不只取消了美國和加拿大門市的內用服務,改以外送與外帶的方式,更於今年3月4日宣布,將暫停提供客人自備環保杯的服務,若消費者自帶環保杯前來,仍可享有以往的價格優惠給予10美分硬幣的折扣(約台幣0.3元),但飲料將以紙杯供應。林鈺惠說,其實限制使用免洗餐具的業別不是這麼多,業者如百貨、量販店也有具規模的清洗設備(如洗碗房),本來就有能力做餐具清洗。
如果我們現在可以做些什麼來減慢傳播速度,我們應該這樣做。Cant use my own reusable cup in @Starbucks ...Not entirely sure why.Is it because I could give myself #coronavirus ??☕️??♂️ pic.twitter.com/PKFiScFdvR— Chris Ship (@chrisshipitv) March 6, 2020星巴克率先開出第一槍,美國連鎖甜甜圈專賣店「Dunkin Donuts」、加拿大連鎖咖啡品牌「Tim Hortons」都暫時停止接受自帶杯,改使用一次性外帶杯。針對改用免洗餐具是不是比較好?林鈺惠說,沒有強力證據能證明哪個比較好,業者把清洗設備把餐具運送到消費者,跟免洗餐具從生產完到運送到消費者手中的距離,反而是比較短的。」她認為禁止使用環保杯的規定,並不偏執。
花蓮縣廢管科表示,花蓮因為是觀光立縣,有大量觀光客湧入,考量重複使用餐具如沒洗乾淨可能造成疾病的傳染,加上一般性餐具如果擺在檯面或位子上會有機會被飛沫噴到傳染病菌。不過,台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科長林鈺惠認為,列管業者如要求暫時允許提供一次性餐具,將會要求說明具體理由,是什麼原因無法保持餐具乾淨?目前遞交申請的量販店並未能提出具體理由。
謝和霖說,向環保署申請恢復使用免洗餐具是暫時性的,疫情過後還是會受到管制,認為環保署不應讓業者免除於管制。因應「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各國不斷祭出新的因應措施,但疫情當前,可能打亂了原來的生活習慣,也讓環保與防疫間,產生了新的矛盾。
」Sally Bloomfield在3月的時候告訴《BBC》,「將可重複使用的杯子交給顧客,就像與某人握手一樣。英國政府2018年發布的報告顯示,英國每年至少丟掉25億個咖啡杯。
不過受到疫情影響,許多餐飲業者欲將重複性餐具改回使用一次性免洗餐具,這波限塑的政策受到挑戰。Photo Credit: Vincent Huang@Flickr CC BY SA 2.0目前無確診案例的花蓮縣,全縣已統一放寬使用一次性免洗餐具」 德德曼清真寺提供這項服務已經2週,每天幫助120人,而名單上列的人數超過900人。卡基爾表示:「我們在一天之內分散發放,每半小時叫15個人,這樣就能遵守社交距離,也不會大排長龍。
」 29歲的柯西莫古(Duygu Kesimoglu)說:「這間清真寺真的、真的對我們好好。土耳其各地清真寺因疫情暫停集體祈禱後,33歲的德德曼清真寺伊瑪目(教長)卡基爾(Abdulsamet Cakir)靈機一動,想出這個點子援助貧民。
」「我很倒楣沒了工作,因為疫情的關係,他們不僱用我們了。」 他一邊把地上的東西放到大門口的架上,一邊表示,他這麼做的靈感,來自鄂圖曼帝國時期稱為「慈善石」的捐獻文化。
Sarıyer Müftülüğü Dedeman Camii Sadakataşı Hayır köşemiz 5 güninde büyüyerek devam ediyor #dedemancamii #hayırköşesi #diyanet #türkiyediyanetvakfı #sarıyermüftülüğü pic.twitter.com/MDMz1v7uWE — Abdulsamet ÇAKIR (İmam) (@CakirAbdussamet) April 10, 2020 每次最多只能有2人戴口罩和手套進入寺內拿取東西,其他人在外等候,彼此保持數步的距離。目前共有1萬4918人在感染武漢肺炎後康復,過去24小時的採檢量為3萬9429起。